1、重視應用性的基礎研究
近年來,紡織材料、紡織工藝、紡織機械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新的指標和測試項目層出不窮,這都為紡織測試儀器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如:高速單紗強力儀、光電條干儀、光電驗布機、異纖清除技術等。強烈建議紡織院校、科研單位及有條件的紡織儀器廠家重視帶有方向性的測試理論研究,開發某個測試領域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儀器,提高特色產品的質量,爭取達到國際較高水平,提高國產紡織儀器的水平。即便是消化吸收先進技術,也應當重視從理論上將其研究透徹,以求在其基礎上有所提高和創新。大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紡織儀器需要得到包括政府部門在內各個方面的有力支持。
以目前國家棉花流通領域體制改革中需要大量的大容量棉花測試系統為例,已經在數年前研制成功大容量棉花測試系統,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并得到國家纖檢部門的支持。我們期望國產的大容量棉花測試系統能在國內棉花流通領域早日普及。另外,對儀器的研究不應局限于儀器本身,儀器應用方面的研究應該包括在整個研究和推廣過程之中,眾所周知的烏斯特統計公報就為我們的儀器制造業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2、加強計量檢定規程、校準規范的制修訂
計量檢定規程、校準規范在紡織儀器的制造、校準和使用中起到重要作用。沒有檢定規程、校準規范甚至其不完善,不僅會引起量值的混亂,也會引起紡織儀器市場的混亂。如:由于電子單紗強力機的計量檢定規程中動態特性的要求和檢定方法不完善,致使有的電子單紗強力機按計量檢定規程檢定合格,在實際測試紗線斷裂強力時,低速和高速拉伸紗線斷裂強力相差甚大,高速拉伸較低速拉伸紗線斷裂強力小幾十個百分點,很明顯是動態特性太差;因此,必須加強計量檢定規程、校準規范的制、修訂工作。紡織儀器的計量檢定規程、校準規范是規范紡織儀器計量性能的法規性文件,計量法規定在我國必須遵守這些文件,對國外紡織儀器也是如此,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有技術壁壘的作用,對保護國產紡織儀器有益。計量檢定規程,校準規范的制、修訂工作是一項法規性很強的工作,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的指導和支持。
我們寄希望于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紡織儀器專業委員會以及新成立的儀器計量技術委員會,能夠在市場經濟的形勢下填補紡織工業部撤銷后對紡織儀器制造業的管理空白,協調與發改委、國家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疫局、國家纖檢局等的關系,爭取在基礎研究、政策法規、國家科研項目等方面給以支持,指導國家紡織計量站及廣大的計量工作者加快計量檢定規程、校準規范的制、修訂工作,積極引導紡織儀器制造行業健康發展。